子宫颈肿瘤
病因流行
未生育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不是宫颈癌
生了五个宝宝,多产是宫颈癌高危因素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是不生宝宝
前列腺癌好发部位:外周带
前列腺增生好发部位:移行带
口诀:移增癌周
子宫颈癌的始发部位通常是子宫颈移行带区,也就是鳞_柱状交界处!
宫颈癌→直接蔓延。直接蔓延最常见,最快的是淋巴结转移
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
卵巢癌→种植转移
绒毛膜癌→血行转移
宫颈癌 鳞状细胞癌
子宫内膜癌 腺癌
宫颈癌 最常见 中分化鳞癌
子宫内膜癌 最常见 内膜样腺癌
子宫肌瘤 最常见 玻璃样变
子宫肌瘤妊娠或分娩时最常见红色样变
子宫肌瘤:肌壁间肌瘤最常见
放射治疗乳腺癌,粒子加速器:中度敏感
机制原理
宫颈鳞状上皮化生是一种良性病变(B对),生成的细胞大小形态一致,无核深染、异型或异常分裂象。
其既不同于子宫颈阴道部的正常鳞状上皮(A错)又不同于癌前病变(C错),即不典型增生。未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在人乳头瘤病毒等的刺激下,发生细胞异常增生,最后形成CIN(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低度(D错)和高度恶性病变(E错)是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表现为异型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间质。
宫颈鳞状上皮化是指子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直接长入柱状上皮与其基底膜之间,直至柱状上皮完全脱落而被鳞状上皮替代。==它是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替代的机制,提示宫颈糜烂愈合过程(D对)。
宫颈原位癌(八版病理学P285)(A错)组织学表现为异型细胞累及宫颈黏膜上皮全层,但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内,尚未突破基膜。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八版病理学P285)(B错)是指宫颈上皮异型增生和原位癌,组织学表现为宫颈上皮部分或全部被不同程度异型细胞所替代。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E错)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鳞状上皮化生 :未分化的储备细胞增殖——良性病变
#鳞状上皮化 :鳞状上皮直接长入——糜烂愈合过程
现在没有宫颈糜烂这个概念了。以前说的宫颈糜烂其实就是宫颈柱状上皮取代了鳞状上皮,柱状上皮是腺上皮,肉眼观偏红,导致宫颈口看着就像糜烂了一样。现在题目意思是,宫颈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取代,也就是宫颈糜烂恢复的过程
患者中青年女性,接触性阴道流血,查体:宫颈前唇有直径约2cm菜花状赘生物。镜下见异型细胞浸润性生长,巢状排列,可见病理核分裂象。据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病理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宫颈癌。
宫颈癌最常见转移为直接蔓延,淋巴转移第一站包括子宫旁淋巴结(A对)、闭孔、髂内、髂外、髂总、骶前淋巴结;二级组包括腹股沟深浅淋巴结(B错)、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血行转移极少见,晚期可转移至肺(C错)、肝或骨骼等。
直接蔓延是癌转移最慢的一种,淋巴结是坐火车,直接蔓延是走路。江薇老师原话。
题目问的是宫颈癌(接触性出血)最可能先转移到哪,也就是问转移最快的是淋巴转移(第一站子宫旁淋巴结,第二站腹股沟淋巴结)。最常见的是直接蔓延
宫颈癌发展缓慢,CIN 3级到浸润癌需要5~10年
临床表现
子宫颈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接触性出血(B对)。大量米汤恶臭白带(D错)、尿频尿急(A错)、进行性下肢肿痛(C错)为晚期症状。绝经后长期阴道流血(E错)为老年患者子宫颈癌的晚期表现。
宫颈癌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C对),
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A对);
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E对)、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B对)。
子宫颈癌可合并妊娠,但较少见(P308)(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不累及子宫和卵巢不会导致不孕
诊断方法
该患者为中老年女性,出现白带多,接触性出血,妇检:宫颈肥大糜烂、质脆,高度怀疑为子宫颈肿瘤。为明确诊断,首先检查项目应是宫颈多点活检(E对),其是确诊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的最可靠的方法。分段诊刮(A错)用于怀疑子宫内膜病变合并宫颈管病变时的确诊手段,本题未涉及子宫内膜病变。宫腔镜检查(B错)、腹腔镜检查(C错)不适用于子宫颈病变的确诊。宫颈锥切术(P307)(D错)适用于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多次阳性而子宫颈活检阴性者,或子宫颈活检为CINⅡ和CINⅢ需确诊者,或可疑微小浸润癌需了解病灶的浸润深度和宽度等情况
“为明确诊断”目的是确诊,所以活检
病理检查能确诊子宫颈癌,是诊断子宫颈癌的金标准,因此分段刮宫合并病理检查(C对)最有诊断价值。确诊后,可选择B超检查(A错)、胸部X线检查(B错)、腹腔镜检查(E错)观察肿瘤转移情况,但诊断价值不大。肿瘤标记物检查(D错)不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不大。
有血性白带 得和子宫内膜癌直接扩散到宫颈鉴别 因此要分段刮宫 鉴别诊断
患者为中老年妇女,绝经后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宫颈癌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妇检:外阴阴道正常,宫颈肥大糜烂触之易出血(接触性出血),子宫后屈稍小,双侧附件未见异常,首先考虑为宫颈癌。因宫颈活组织检查未发现可疑病灶,应怀疑为子宫内膜癌或内生型子宫颈癌,下一步最恰当的处理是行分段刮宫(A对)。
分段刮宫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检查,可以用来区分子宫内膜癌和内生型子宫颈癌。
子宫镜+子宫内膜活检(B错)主要用于宫腔内膜病变的诊断,价格昂贵,非首选。
宫颈激光是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较好、疗程最短的方法(C错),可将宫颈糜烂面上皮破坏,使之坏死脱落后被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
宫颈锥切术(D错)主要适用于宫颈涂片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阴性者。
54岁妇女(子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50~55岁),绝经9年,近一周白带中带血丝,阴道内窥器见子宫颈呈糜烂样改变(子宫颈癌患者多数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子宫颈光滑或糜烂样改变,符合子宫颈癌临床表现及体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检查,怀疑宫颈出现问题,应先进行一个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进行排除诊断(D对)。
而HPV检测(C错)与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于25岁以上女性的子宫颈癌筛查;
当细胞学为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时进行高危型HPV检测(A错)。
子宫颈活组织检查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确诊方法,而不是分段刮宫活组织检查(E错);
任何肉眼可疑病灶,或阴道镜诊断为高级别病变者均应行单点或多点活检(B错)。
宫颈癌诊断——“三阶梯”程序。
-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
- 阴道镜检查
- 育龄期女性,宫颈细胞学检查提示不典型异型细胞,肉眼无异常发现,建议行阴道镜(B对)。HPV核酸检测(A错)是≥25岁健康女性首选的子宫颈癌初筛方法。CIN2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灵敏度高,发现异常比细胞学早3~5年,但特异度较低,也可用于细胞学初筛为轻度异常的分流、子宫颈病变管理及治疗后的随访监测。锥切(C错)是一种治疗性手术,通常用于明确诊断宫颈病变程度或治疗CIN2/3级病变。在当前情况下(仅ASC-US),锥切不合适。子宫颈管搔刮术(D错)主要用于怀疑宫颈管内病变时。在当前情况下(仅ASC-US),不需要进行此检查。子宫颈活组织检查(E错)是确诊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可靠方法,任何肉眼可疑病灶,或阴道镜诊断为高级别病变均应行单点或多点活。
- 子宫颈活组织检查
🧚♀️⭐️首选——细胞学检查。宫颈癌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首选,确诊是宫颈及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细胞学检查完了下一步——阴道镜检查
🧚♀️⭐️确诊——活检
绝经后子宫内膜小于5mm是正常范围。子宫内膜癌,B 超提示子宫内膜不均匀,有不规则回声,最重要一点一般都会给血流信号丰富。子宫内膜癌典型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这个患者只有近一周白带带血丝,不太像,只能说考的越来越细了,严重怀疑考研老头和执业医老头搭上线了
1.细胞学筛查➡️结果是ASC-US➡️高危HPV检测➡️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性者12月后再次进行细胞学筛查
2.高危HPV检测➡️阳性者进行细胞学筛查,阴性者常规随访
3.筛查+HPV均有异常➡️阴道镜
4.宫颈活检是确诊方法
- 细胞学筛查
- 阳性:
- 阴道镜活检
- ASC-US:
- 高危型HPV检测
- 阳性:阴道镜活检
- 阴性:12月后细胞学筛查
- 高危型HPV检测
- 阳性:
普查宫颈癌时最有实用价值的检查方法是HPV核酸检测(B对),特指对 14 种高危型 HPV(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 型)进行核酸检测,可以是不分型或 16/18 部分分型检测,是≥25 岁健康女性首选的子宫颈癌初筛方法。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D错)是最早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方法,用于<25 岁女性的初筛,也可单独或与 HPV 检测联合用于≥25 岁女性的筛查,以及 HPV 初筛阳性人群的分流。
第十版改了,“HPV核酸检测是≥25岁健康女性首选的子宫颈癌初筛方法”“子宫颈细胞学检查不作为≥25岁健康女性优先推荐的初筛方法”,临床常用TCT检测
普查宫颈癌:HPV核酸检测是≥25岁健康女性首选的子宫颈癌初筛方法
确诊宫颈癌:宫颈活组织检查
确诊子宫内膜癌:分段刮宫
中老年女性(宫颈癌的高发年龄),阴道少量接触性流血,妇科检查:宫颈糜烂样,宫体正常大小。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H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PV33(+)(高危型)。高度怀疑宫颈癌,该病早期诊断应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组织检查(A对)的“ 三阶梯”程序,结合本题,进一步处理为宫颈活组织检查(A对)。若行宫颈活组织检查仍不能除外浸润癌者、或活检为可疑微小浸润癌需要测量肿瘤范围或除外进展期浸润癌者,需行子宫颈锥切术(E错)。全子宫切除术(B错)、广泛子宫切除术(C错)及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D错)为确诊宫颈癌后,适用于早期(ⅠA~ⅡA期)的基本治疗措施,其优点在于可保留年轻患者卵巢及阴道功能。
诊断宫颈癌:细胞学➡️阴道镜➡️活检➡️锥切
患者为中老年妇女,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TBS(阴道细胞学)分类为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HSIL),进一步需要做宫颈活体组织检查(D对)。需要做活检的分级:TBS分级的HSIL;巴氏分级大于等于三级可疑。切除子宫(P304)(A错)适用于经子宫颈锥切确诊、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合并有其他手术指征的妇科良性疾病的CINⅢ。子宫次广泛切除(B错)适用于宫颈检查正常,并要求保留宫颈的子宫肌瘤、子宫功能性出血、子宫腺肌瘤患者。阴道镜检查(P443)(C错)将子宫颈或生殖器表皮组织进行光学放大,观察子宫颈上皮及血管的变化,结合活检,以提高宫颈疾病确诊率。子宫颈活组织检查是确诊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最可靠方法(D对)。宫颈锥形切除术(P307)(E错)适用于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多次阳性而子宫颈活检阴性者,或子宫颈活检为CINⅡ和CINⅢ需确诊者,或可疑微小浸润癌需了解病灶的浸润深度和宽度等情况。
我是这么理解的
三阶梯——细胞学,阴道镜,病理学
细胞学——筛查
阴道镜——低度鳞变时,阴道镜作为进一步检查
病理学——活检——高度鳞变时确诊检查
宫颈锥切术适应症:
①宫颈刮片多次➕,但活检➖
②活检为原位癌,但不能排除浸润癌
③CIN2 CIN3治疗
鉴别诊断
患者中年女性,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颈糜烂样改变,异形细胞局限宫颈上皮下1/3黏膜下炎细胞浸润(提示为CINⅠ级),归入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对)。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是慢性子宫颈炎的表现,不属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A错)。CINⅡ级和Ⅲ级归入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B错)。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间质内浸润,在固有膜内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巢或条索,但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且浸润宽度不超过7mm者,与题干不符(D错)。子宫颈原位癌是指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子宫颈黏膜上皮全层,但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膜(E错)。
#子宫颈癌
宫颈的鳞状细胞是从下往上长的!
- 低级别,LSIL。CIN Ⅰ级,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的下1/3;
- 高级别,HSIL。CIN Ⅱ级,异型细胞累及上皮层的下1/3至2/3;
- 高级别,HSIL。CIN Ⅲ级,增生的异型细胞超过全层的2/3,包含原位癌。累及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
ⅠA期(B错)镜下浸润癌。
子宫颈癌ⅠB期(E对)为临床癌灶局限于子宫颈。
ⅡA期(C错)为肿瘤侵犯阴道上2/3,无明显宫旁浸润。
ⅡB期(D错)为有明显宫旁浸润(右侧附件侵润),但未达盆壁。
ⅢA期(A错)为肿瘤累及阴道下1/3,没有扩展到骨盆壁。
宽度大于7mm也是1B
女,38岁,接触性出血1周(宫颈癌常见症状),月经规律,G₃P₁,妇科检查:宫颈上唇见1.0cm×0.5cm,糜烂样改变,质脆,触血明显(宫颈癌常见体征),子宫及双附件未触及异常,三合诊宫旁软,诊断可能为子宫颈癌。该患者宫颈上唇见1.0cm×0.5cm,基底膜下浸润深度2mm,分期为ⅠB1(C对)。ⅠA1: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A错),ⅠA2:间质浸润深度大于3mm且小于5mm,宽度≤7mm(B错),ⅡB:有明显的宫旁浸润(D错)。ⅢB:肿瘤扩展至骨盆壁(E错)。
还真是前面那个大佬说的记住1B1跟广泛子宫切除+淋巴结清除。只考1b期,只考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清扫
此图已经错误
1B1:癌灶浸润深度>5mm或宽度>7mm,最大径线≤2cm
女,38岁,接触性出血1周(宫颈癌常见症状),月经规律,G₃P₁,妇科检查:宫颈上唇见1.0cm×0.5cm,糜烂样改变,质脆,触血明显(宫颈癌常见体征),子宫及双附件未触及异常,三合诊宫旁软,诊断可能为子宫颈癌。该患者宫颈上唇见1.0cm×0.5cm,基底膜下浸润深度2mm,分期为ⅠB1(C对)。ⅠA1: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A错),ⅠA2:间质浸润深度大于3mm且小于5mm,宽度≤7mm(B错),ⅡB:有明显的宫旁浸润(D错)。ⅢB:肿瘤扩展至骨盆壁(E错)。
1B2:癌灶浸润深度>5mm或宽度>7mm,2cm<最大径线≤4cm
1B3:癌灶浸润深度>5mm或宽度>7mm,最大径线>4cm。
ⅠA1:间质浸润深度≤3mm且宽度≤7mm
ⅠA2:3mm<间质浸润深度≤5mm且宽度≤7mm
ⅠA ⅠB看大小,
ⅠA<5mm,ⅠB>5mm
ⅡA上阴道,ⅡB累宫旁(未达骨盆壁)
IIIA下阴道,IIIB骨盆壁,ⅢC盆腔/主动脉淋巴结
ⅣA直肠膀胱,ⅣB远处
#宫颈癌分期
深度3、5,宽度7。2、4最大径线逼(对3、6夹逼定理,岂不就加起来23457)
2A3A分阴道,2B3B骨盆壁
- ⅡA及以前☞手术。
- ⅠA1筋膜外子宫切除
- ⅠA2改良性子宫切除+淋巴清扫。
- 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ⅠB1、ⅠB2和ⅡA1期
- IB1同IIA1术后无需放疗(此题就是)
- IB2同IIA2术后需要放疗
- ⅡB及以后☞放疗。十版IB3放疗,根治性。
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考虑
1、子宫内膜癌(子宫增大)
2、子宫颈癌 接触性出血 糜烂
题目里子宫小
并发症
治疗
CIN1累及上皮下1/3层。
CIN2累及上皮下1/3-2/3层。物理 冷冻激光
CIN3累及上皮下2/3,以及原位癌(基底膜🈚破坏),要生-锥切,不生-子宫全切
活检后cin3不管怎样都应该先锥切 明确有没有更高级的病变 如果锥切后是癌 那就不只是全子宫切了 范围明显不一样 现在的治疗就是这样的 考试观点太陈旧
根据最新指南,CIN2-3的,不论有没有生育要求,都要先锥切。因为锥切后病理有可能会升级,如果升级成IA期LVSI阳性,就需要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了。
该患者宫颈刮片巴氏染色Ⅱ级,属良性改变或炎症,一般会自然消退,故恰当的处理是物理治疗(C对)。涂硝酸银腐蚀(A错)主要用于杀菌。阴道内放置药物(B错)主要用于阴道炎症。宫颈锥形切除(D错)、宫颈切除(E错)用于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的CINⅡ和所有CINⅢ的患者(P303)。
巴氏一级:正常
巴氏二级:炎症
巴氏三级:可疑癌
巴氏四级:高度可疑癌
巴氏五级:癌
大家一定要搞懂TBS,巴氏分级,细胞学检查,和病理分级的区别。
细胞学检查报告的形式包括TBS(贝赛斯达系统)和巴氏染色,TBS可以分为CIN1,CIN2,CIN3。巴氏染色分级为1~5级。
病理活检分级:包括鳞状上皮内病变和腺上皮内病变,鳞状上皮内病变和TBS的分类法一样为C1N1,CIN2,CIN3。
一定要注意区分CIN是TBS还是病理活检结果!!!
tbs不能分cin,只能分高低上皮内瘤变。cin是组织学检查。
女,38岁,接触性出血1周(宫颈癌常见症状),月经规律,G₃P₁,妇科检查:宫颈上唇见1.0cm×0.5cm,糜烂样改变,质脆,触血明显(宫颈癌常见体征),子宫及双附件未触及异常,三合诊宫旁软,诊断可能为子宫颈癌。该患者宫颈上唇见1.0cm×0.5cm,基底膜下浸润深度2mm,分期为ⅠB1(C对)。ⅠA1: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A错),ⅠA2:间质浸润深度大于3mm且小于5mm,宽度≤7mm(B错),ⅡB:有明显的宫旁浸润(D错)。ⅢB:肿瘤扩展至骨盆壁(E错)。
- 一级组包括宫旁、子宫颈旁、闭孔、髂内、髂外、髂总、骶前淋巴结
- 二级组包括腹股沟深浅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这个好记:
宫,髂~一级组。淋巴转移一级组都是带髂字的 二组都是带腹字的(一组再加个闭孔就行了)
带“腹”~二级组
术后
有淋巴转移放疗,有脉管转移化疗
无淋巴和脉管转移,随访观察。
小于4厘米病灶有脉管转移需放化疗,或者大于4厘米病灶一律术后放化疗。
得了吧,好像看到术后你就能做对了一样,这题考的依据分期术后是否需要化疗
IB1同IIA1术后无需放疗(此题就是)
IB2同IIA2术后需要放疗
IIB开始失去手术时机,一般只能放化疗
子宫颈癌转移——放化疗
子宫内膜癌——放疗
卵巢癌——化疗
40岁女性,G₄P₁,性生活后有出血并有血性白带(子宫颈癌常见症状),宫颈2/3面积为粉红色颗粒状,间质浸润2mm(提示为子宫颈癌ⅠA1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者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E对)。
抗炎治疗适用于宫颈炎、盆腔炎等(A错)。
子宫颈锥切术适用于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多次阳性而子宫颈活检阴性者(B错)。
随访观察应在采用治疗之后(C错)。
宫颈癌患者治疗原则上采用手术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等综合治疗,不包含消融治疗(D错)。
只要提示浸润就是癌。间质浸润都知道 2mm ,说明已经活检过了